2019 台灣青年氣候倡議培訓營
2018 年的冬天,凜冽的北國波蘭城市卡特維茲正上演著熱切的討論:「巴黎協定規則手冊」通過了!
然而半年後,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產油國家們卻在另一場會議中,揚言要放棄全球氣候科學家們所緊守著的1.5℃紅線。
瑞典女孩桑柏格從隻身一人手持寫著標語的瓦愣紙版,到全球上千城市的學子們響應參與;
我們無法信任政府、無法信任在華麗舞台上道貌岸然的國家代表。
起身倡議,為我們的未來發聲、為我們的環境爭取,爭取一個我們我們想要的氣候環境!
「人們說我該乖乖上學,好在未來成為科學家解決氣候危機。
但我們為何要為了一個沒有人願意拯救的未來而學習呢?」
— Greta Thunberg
[ 氣候談判桌上協商的,是我們的未來 ]
距今 26 年前的 1992 年,全球 192 個國家通過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》(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, UNFCCC) ,透過國際合作對抗氣候變遷,公約的宗旨是穩定⼤氣溫室氣體濃度,以免對人類生存及生態造成危害。
從 1990 年代起,世界各國的科學界便呼籲要將全球暖化控制在 2 度 C 之內,否則人類社會將面臨「不可逆」的氣候危機;2009 年,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達成共識,自此定調,升溫 2 度 C 將是生態系統及人類社會調適能力的最高極限。然而,2018 年的現在,世界各國的減碳承諾加總仍無法達到本世紀末前須達成的減碳目標,至少還須再減 11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量,因此其中的差距亟需各國積極行動,否則,氣候變遷的不可逆結果,將由未來世代承受。
[ 青年參與氣候行動的戰鬥位置,是公民社會的每個決策施力點 ]
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面臨各式各樣的策略、選擇與行動,人類社會與氣候變遷的賽跑,就像一場在關鍵時刻取下致勝一步的長期戰役──決策者在毎個應該決策的時間點所決定的氣候政策,都可能讓我們的未來邁向更具有回復力、低災害風險的地球;但也可能邁向低回復力、高風險的地球。
毎一個人都站在重要的決策點,在氣候變遷的戰役中,青年和公民的戰鬥位置應該在社會參與、職涯選擇及生活決策中都可以實現!
[ 青年氣候盤點三年目標 ]
2018 年
- 了解台灣 INDC 與法律架構現況,針對全球氣候盤點 (Global Stocktake) 的在地化,定義出不同的議題領域。
- 提升大眾對於國際氣候談判、巴黎協定、全球氣候盤點 (GST) 的認識。
- 倡議「氣候賦權行動」(Action for Climate Empowerment),強化青年在氣候變遷公眾參與、教育與政策建言的能力與實質行動。
2019年
- 持續訪談不同領域的青年對國家氣候承諾的期待,以及氣候行動的野心,初步草擬青年氣候決策機制,產出「台灣青年氣候觀點」草案。
- 與國際青年、國際智庫分享台灣青年氣候觀點的政策建言草案,諮詢國際夥伴與盟友的經驗與建議,調整草案內容。
2020年
- 拓展既有網絡,持續與青年、公民社會團體、產業訪談對話。
- 發佈「大氣候世代全覽圖」,發現每個公民在社會與世界中的氣候戰鬥位置!
時間 | 7/27 (六) | 時間 | 7/28 (日) |
09:00-09:30 | 報到 | 09:00-09:30 | 報到 |
09:30-10:00 | 氣候變遷 101 | 09:30-11:00 | 議題工作坊 Round 1 (運輸、住宅、農業、NDC) |
10:00-10:50 | 台灣青年氣候倡議計畫 | ||
10:50-11:00 | 休息 | 11:00-12:30 | 議題工作坊 Round 2 (運輸、住宅、農業、NDC) |
11:00-11:50 | 倡議演講 I:350 Taiwan | ||
11:50-12:50 | 午餐+午休 | 12:30-13:30 | 午餐+午休 |
12:50-13:50 | 倡議演講 II:台灣青年響應週五護未來 | 13:30-16:30 | 2030 SDGs Game |
13:50-14:00 | 休息 | ||
14:00-17:10 | 模擬氣候談判工作坊 | 16:30-17:30 | 永續發展個人提案 |
17:10 | 第一天活動結束 | 17:30 | 活動結束 |
1. 倡議工作坊
「倡議」是人們在社會中推動改變的手段。人類擁有社會結構的歷史悠久,各式的風土民情與生活方式都在各自時空背景下演變而成。人常道「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」,然而羅馬的造成卻也需要一群想要建造羅馬的人的努力。
氣候變遷的現實帶來了人類生存的危機,卻不是某個特定的惡勢力所創造的災難。自人類社會工業化以來,人們的生活愈加便利,科學、科技飛速的成長。在此同時二氧化碳所以發的氣候變遷卻成了未預期的後果 (unintended consequences),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。
我們了解氣候變遷的成因,試圖透過倡議造成改變,並不是要將氣候變遷的責任丟給政府,而是要更積極的協同社會上更多的夥伴一同參與在改變的過程當中。
「倡議工作坊」是要和學員們分享TWYCC今年四個主軸的倡議行動:NDC(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)、運輸、住宅與農業。四個議題各有不同的現況、不同的倡議對象,但全部圍繞著氣候變遷與其所帶來的影響,與台灣社會應該因應調整之處。我們希望能夠和學員分享我們在倡議過程中的所得所見,希望能夠喚起更多對議題有興趣的夥伴,一同加入這個氣候的倡議戰場!
2. 倡議培力演講
針對本次營隊的主題:「氣候倡議」,我們將設計一系列相關演講與活動,協助參與者更清楚倡議的本質與目的,並期望藉由培訓活動,建立更廣闊的青年氣候倡議網絡。
首先,TWYCC 在營隊的起始將介紹倡議的基本概念,也會說明 TWYCC 團隊的青年氣候盤點三年計畫,讓參與者對團隊目標有更深入的了解。此外,培力營邀請 350Taiwan 及響應週五護未來 (Fridays for Future) 氣候罷課的學生團隊,分享氣候倡議的相關經驗與甘苦談,以此鼓勵參與者投入氣候倡議的行列。
經過一系列的倡議培訓後,我們期望參與者能深入理解氣候倡議的內涵,在營隊結束後,仍然可以運用自己的力量為氣候變遷發聲,在各領域內仍能推動氣候行動,建立青年力量。
3. 模擬氣候談判
COP (Conference of Parties) 是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UNFCCC底下之締約國大會,世界各國針對氣候變遷的談判會議。藉由模擬COP會議,學員除了在遊戲中分別代表不同國家,更加入了不同角色,在討論時能夠綜合更多面向的聲音,再藉國與國之間的談判,努力達成共識、目標。此活動不只能體驗氣候談判的現場,同時也訓練青年思辨、表達的能力,使青年能夠更了解國際氣候談判的脈絡,在未來與國際接軌。
我們會將參與者分為已開發國家、開發中國家、美國、歐盟、印度、中國共 6 組,再將每國組內分為政府代表、環保團體、在地民眾、企業等角色,每人以各自角色站在不同立場發表意見,對主題進行討論,再由政府代表與別國進行談判,並且與他國的相同角色互動。
4. 永續發展情境遊戲
誠如我們都同樣愛著我們所生存的地球,氣候行動也是屬於每一個人的。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其中一個願景是「青年自主氣候行動」,我們認為在公民社會中「公民覺醒」與「每個人的參與」是最重要的驅力!
處理氣候變遷有很多豐富的角色,並非很極端的想像,每個人都與氣候變遷有關,都可能充分投身於氣候變遷事務。人類生存於地球,為了要存續,發展過程中不能只著重經濟,也要同樣重視環境,此外,社會支持也是人類文明得以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。因此,本年度的培力營首次引進「永續發展情境遊戲」,我們將邀請具引導認證資格的講師帶領參與者進行遊戲,使參與者能在活動過程中了解永續發展的生活方式是一種選擇,遊戲後的反思以及「個人永續發展專案」的發想,也期許讓後續的改變發生於每一個人當中。
“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.” 是老生常談,當每個人都前進一小步,世界將一起前進一大步。妳/你是否躍躍欲試,想要來到培力營中,和我們一起共學,並產出屬於自己的戰鬥方式呢?